程朝辉博士受邀出席第三届网络空间可信峰会

2019-12-07


2019年12月5日-6日,由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网络空间可信峰会”在北京辽宁大厦隆重召开,来自业务主管部门、研究机构、网络可信服务和应用单位、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及新闻媒体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了峰会。奥联首席科学家程朝辉博士受邀出席此次会议并做《电子签名法律与数字签名技术》主题演讲。

此次峰会为期两天,设置了两个主论坛、四个分论坛,以“创新 融合 发展”为主题,通过专题研讨、技术应用展览和宣传普及等系列活动,邀请了知名院士学者、资深业界专家、著名企业家共同探讨交流网络可信技术及应用发展最新趋势,为共建网络可信生态体系提供保障。

会上,中央网信办总工程师兼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出席并致辞,指出解决当前网络中的可信问题要从规则和标准做起,完善网络空间体系,建设好网络安全的生态,维护网络空间的信任。国家密码管理局副局长徐汉良局长在会上致辞,强调密码是可信的基石,要发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作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密码保障体系,唤醒社会大众网络安全意识。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陶青在致辞中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应立足行业监管责任,着力推进行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力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会议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作题为《依<网络安全法> 实施网络安全可信身份战略》的演讲。沈院士指出,当前全球网络威胁事件频发、网络空间极其脆弱,提出了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架构,要依照《网络安全法》做好网络可信身份认证工作,依法构建网络可信身份生态环境。

12月6日,在“商用密码助力网络空间信任建设”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郑建华院士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商用密码助力网络空间信任建设的实践经验。

随后,奥联程朝辉博士作题为《电子签名法律与数字签名技术》的演讲,向与会专家讲解了数字签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并对中国电子签名法和国外电子签名法进行对比、研讨分析。

他表示,中国电子签名法立法理念先进,按照技术中立的原则立法,对新电子签名技术是开放的,能够与时俱进。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例表明除了基于数字证书的数字签名外,其他多种电子签名技术生成的电子签名都被认定具有法律效力。可靠电子签名条件一中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强调的是签名制作数据与签名人的唯一关联性,条件二中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不是指物理控制,而是强调电子签名人拥有实质上的控制权。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该规定的释义不排除委托他人代为实施签名。特别是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之“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赋予了当事人充分的自由来选择使用适当的电子签名技术。结合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中国电子签名法为各类电子签名技术的应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市场的各个参与方,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电子签名技术提供方、电子签名服务方以及电子签名的消费者应该坚持以电子签名法为根据,鼓励创新利用电子签名新技术,发展符合时代特色,满足用户电子签名需求的新模式、新业态,促进行政和商业效率提升,推动社会法制进步。

本次会议赛迪智库网络安全研究所发布了《2018-2019年中国网络可信身份服务发展蓝皮书》、《区块链数字版权应用白皮书》、《区块链溯源应用白皮书》,为区块链应用开发和创新提供更多视角和思路,营造网络空间可信发展的良好氛围。峰会期间还举办了网络可信技术应用展览,评选并发布了2019年优秀网络可信服务解决方案及典型网络可信服务应用案例名录。